社保问题
- ·因疫情原因断缴养老保险怎么办? 07-16
- ·工伤职工退休或辞职时,用人单位 06-23
- ·医保断缴有啥影响?断缴3个月要 06-16
- ·确定啦!医保补助标准增加,退休 06-09
- ·社保误区:个人参保不算工龄?断 06-06
- ·定了!普通高中今后新开一门必修 06-04
- ·社保问答 | 医保的重要性有哪些? 06-04
- ·案例精选】公司没有给员工参加工 05-05
- ·5种方法轻松查询医社保的缴纳记 04-14
最新政策
- ·社保断缴哪些情况可以补缴,哪些 04-25
- ·社保知识 | 养老保险中的账户、待 04-23
-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人社部最新 03-17
- ·注意!郑州市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 09-18
- ·刚刚确定!河南独生子女护理假不 07-28
- ·2018年农村养老金上调,养老金最 07-12
- ·院校专业难两全,鸡头凤尾怎么选 06-28
- ·重磅!社保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 06-26
-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7月1日起 06-25
常见问题
- ·租房新套路?官方提醒以下4点! 07-16
- ·百事可乐公司8人确诊!停产停业 06-23
- ·关于疫情,河南多地发布紧急通知 06-16
- ·快讯!2020郑州中招6大变化!体育 06-06
- ·5月6日零时起恢复全国收费公路收 05-05
- ·比尔盖茨:2020年的灾难,只是人 04-25
- ·疫情后的六大生存定律 04-11
-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受益 04-02
- ·层次高的人有七个特征 03-31
行业资讯
- ·关于社保熟记的6个时间点! 02-16
- ·公积金的三大变化? 01-31
- ·养老保险缴不够15年怎么办 12-25
- ·涨知识!社保和新农合同时交,能 12-18
- ·社保跨地区转移? 12-13
- ·2019年起,临时工到底要不要缴社 12-11
- ·执行力源于责任心! 12-08
- ·辞职以后社保怎么办,如何转移社 12-08
- ·如何正确理解《工伤保险条例》中 12-04
联系天邦
- 河南天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 地址:郑州市航海路与未来路交叉口西南角启航大厦C座707室
- 电话:0371-55012039
- 邮箱:hntbsb@163.com
- 网址:www.hntbhr.net
10大用药误区,你中招了吗?
“海淘药品放心用”“不良反应很可怕”“偏方秘方治大病”“回避风险不接种疫苗”……这些常见却是错误的用药观念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用药安全。

误区
1、追求疗效滥用药
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的病好得快,将成人药减量给儿童服用,或者主动要求输液治疗。医生指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患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处方合理用药。
家长要详细了解药品说明书和注意事项,尤其要关注慎用和禁用信息,不可随意用成人药减量给孩子服用。
误区
2、自行停药无危害
一些患者在感觉病情好转或者症状减轻后自行停药,这种做法也不可取。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对感染性疾病,要有足够的疗程,才能彻底控制感染,疗程不够就有可能转为慢性感染。
有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则要终生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患者如果服药不规律,容易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乃至危及生命。常见的不能突然停用的药物有降压药、胰岛素、抗心绞痛药等。

误区
3、胰岛素有依赖性
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误认为,打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一旦用上就会成瘾。实际上,“需要终生使用”和“成瘾”不是一回事,是否产生药物依赖,并不是以“是否终生使用这种药物”为依据。
研究表明,新发现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采用一段时间胰岛素血糖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对患者长期控制血糖大有好处。
误区
4、使用药品不得法
错误的吃药方法有时会直接影响药效,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服用一般药片可整片吞咽,不需要嚼碎。因为药片除了含有主药外,还含有崩解剂等辅料,所以药片在肠胃中会逐渐崩解、溶解、吸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的药物剂型主要有缓释、控释片和胶囊,肠溶衣片,普通胶囊、胶丸,双层糖衣等。

误区
5、别人能用我就用
有的患者不考虑个体差异,道听途说跟风用药,教训惨痛。人体存在个人体质和疾病病情的差异,错误用药可掩盖病症,进而延误治疗,严重的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若想参考他人的用药经验,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看是否适合自身情况。例如阿司匹林,一些患者知道该药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卒中、心肌梗死等,便自行购买服用,但在服用后出现胃出血等不良反应。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须征求医生或药师意见。
误区
6、不良反应很可怕
一些人误认为不良反应多的药不安全。其实,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不良反应越详细,代表企业对该药品研究越透彻。对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了解得越清楚,医生和患者在使用药品时越能明确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更好地权衡用药利弊。
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概率,药品说明书中所列的不良反应,有可能实际发生的概率并不大。当然,患者用药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避免引发严重后果。

误区
7、偏方秘方治大病
一些慢性病、疑难病患者,盲目崇信偏方、经方、验方、秘方和网络各种广告,盲目治疗,这种做法很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使病情复杂,贻误治疗时机,在使用偏方时务必慎重。
有些偏方已成为江湖游医行骗的幌子,疗效并不确定,毒副作用也不为人们所了解;有些偏方药物配伍不合理,存在较大毒副作用,普通人难以分辨。一旦身体出现异常信号,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相信科学,遵循医生和药师的建议用药。
误区
8、海淘药品放心用
随着互联网及电商的发展,有的患者想方设法购买国外生产的药品。医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应根据病情对症下药,不要盲目跟风,选择药品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网络购药、海外购药应注意几点:
● 看清看懂说明书,了解药品成分,防止在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造成有些药物成分叠加过量,引发不良反应;
● 关注药品对于保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防止药品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 由于存在人种差异,用药的剂量也有所不同。

误区
9、换季就去洗血管
有些老年人一到换季的时候,就到医院要求医生为其输液“洗血管”,对于这一做法,医生强调,人体血管里并没有所谓“垃圾”、“毒素”,真正堵塞血管的是脂质斑块。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比较漫长,不会因为每年输1~2次液而改善,即使输液会对人体局部血管有扩张作用,也不会产生长期的血管“修复”作用。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均衡膳食,控盐、减油、少糖,坚持规律运动,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需要药物控制的患者还需遵医嘱规律服药,有效监测各项指标。
误区
10、回避风险不接种
在没有疫苗的时代,普通流感都足以使人丧命。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手段。
接种疫苗虽然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但其带来的效益远远高于风险。疫苗的普及接种,能有效避免儿童残疾和死亡发生。世界各国政府均将预防接种疫苗列为最优先公共预防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