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问题
- ·因疫情原因断缴养老保险怎么办? 07-16
- ·工伤职工退休或辞职时,用人单位 06-23
- ·医保断缴有啥影响?断缴3个月要 06-16
- ·确定啦!医保补助标准增加,退休 06-09
- ·社保误区:个人参保不算工龄?断 06-06
- ·定了!普通高中今后新开一门必修 06-04
- ·社保问答 | 医保的重要性有哪些? 06-04
- ·案例精选】公司没有给员工参加工 05-05
- ·5种方法轻松查询医社保的缴纳记 04-14
最新政策
- ·社保断缴哪些情况可以补缴,哪些 04-25
- ·社保知识 | 养老保险中的账户、待 04-23
-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人社部最新 03-17
- ·注意!郑州市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 09-18
- ·刚刚确定!河南独生子女护理假不 07-28
- ·2018年农村养老金上调,养老金最 07-12
- ·院校专业难两全,鸡头凤尾怎么选 06-28
- ·重磅!社保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 06-26
-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7月1日起 06-25
常见问题
- ·租房新套路?官方提醒以下4点! 07-16
- ·百事可乐公司8人确诊!停产停业 06-23
- ·关于疫情,河南多地发布紧急通知 06-16
- ·快讯!2020郑州中招6大变化!体育 06-06
- ·5月6日零时起恢复全国收费公路收 05-05
- ·比尔盖茨:2020年的灾难,只是人 04-25
- ·疫情后的六大生存定律 04-11
-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受益 04-02
- ·层次高的人有七个特征 03-31
行业资讯
- ·关于社保熟记的6个时间点! 02-16
- ·公积金的三大变化? 01-31
- ·养老保险缴不够15年怎么办 12-25
- ·涨知识!社保和新农合同时交,能 12-18
- ·社保跨地区转移? 12-13
- ·2019年起,临时工到底要不要缴社 12-11
- ·执行力源于责任心! 12-08
- ·辞职以后社保怎么办,如何转移社 12-08
- ·如何正确理解《工伤保险条例》中 12-04
联系天邦
- 河南天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 地址:郑州市航海路与未来路交叉口西南角启航大厦C座707室
- 电话:0371-55012039
- 邮箱:hntbsb@163.com
- 网址:www.hntbhr.net
劳务派遣之—转移派遣
转移派遣:
转移派遣是劳动学名词,指有劳务派遣需要的企业自行招募、选拔、培训人员,再由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由派遣公司负责员工的报酬、福利、绩效评估、处理劳动纠纷等事务。
劳务派遣有什么好处?
一、规避企业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应当与在本单位连续工作十年,或已经连续两次签订合同的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尽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仍然可以解除或者终止合同,但相对条件明确要苛刻严格得多。企业完成员工转移派遣之后,也就完全不再存在这样的问题。
二、规避企业与员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
企业完成员工转移派遣之后,可以确保员工连续工龄不间断,但一旦需要裁减员工时,只须向派遣公司退工,将大大压缩裁减人员的成本支出。
三、方便企业裁减人员避开企业减员退工需要审批的程序
现在企业减员退工都需要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和备案,特别是批量减员退工时审批权限要求较高。企业完成员工转移派遣之后,裁减人员只是将员工退回派遣公司,而并非直接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相对方便简单而且没有外部压力。即便确实需要派遣公司与员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相应审批手续也是由派遣公司负责办理。
四、避免员工职业病或工伤事故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因为派遣员工是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一旦派遣员工出现职业病或者工伤事故,是由派遣公司向相关部门报告和备案。也就是说职业病与工伤事故都不属于企业报告指标,可以避免员工职业病或工伤事故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五、用工制度双轨化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不同员工分级管理
用工制度的双轨化,可以有效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不同员工的分级管理制度,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级,从而真正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综合管理效率。
六、能有效规避日趋严格的企业员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
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制度已经越来越严格,用工单位不及时履行员工住房公积金缴存义务将会受到严厉处罚。而相关职能部门对劳务派遣公司管理,则相对灵活宽泛得多。完成员工转移派遣后,则能有效降低用工成本和风险。
七、增强企业面对风险时的组织应变能力和人力资源弹性
企业实行员工转移派遣,也就相对减少企业自身的固定员工数量,能够有效增强企业在面对各种经营风险或者改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向时,整个组织的应变能力和人力资源弹性。
八、有效提高上市公司大型企业生产经营绩效的报表指标
大型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实行部分员工转移派遣,则可因为在职员工人数相对减少,而相应提高相关生产经营绩效的报表指标,实现用更少的人创造更多效益的企业目标。